吴睿鸫:“就业导师”恐难破解大学生就业难" />
教育部网站24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今后高校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毋庸置疑,教育部在促进就业制度安排上,让高校设置“就业导师”是个很好好的创意,尤其是这项公共政策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统筹考虑,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聘任、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制度。可以想见的是,随着教育部红头文件的落实到位,不仅能让高校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就业导师”,也能大大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为经济全面复苏奠定良好基础。
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就业导师”的横空出世,不但很受公众和舆论的关注和认可,而且也很有必要。然而,笔者觉得,以“救急思维”来应对大学生就业顽疾,尽管能解决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并非是治本之策。实际上,在一个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现代化和工业化正蒸蒸日上,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高位,劳动者队伍受高等教育的比重尚不到5%的国家,一年全国吸纳几百万的大学生就业,应该不是一件不难事。
问题在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社会保障差异性太大以及对国家对垄断行业偏爱,使得大学生才出现深层次的就业难问题。先说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从而导致了国家经济增长率虽高,但就业率却很低。正如香港著名学者郎咸平在其博客中发表的一篇题为《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文章指出,产业是由七个环节组成的“链条”,在这一“链条”中,除了“加工制造”以外,设计、物流、零售等六大环节都急需大学生,但恰恰是这些最需要大学生的环节也正是中国所缺乏的产业。
再说社会保障的差异性。现在,大学之所对公务员职业,趋之若鹜,主要看重的是,国家工作人员有稳定的铁饭碗,规范的劳动关系以及诱人的养老、医疗的保障。而倘若一个大学生,去农村或者民营企业就业,无论是个人工资待遇,还是社会保障系数,都会有天壤之别。
最后,垄断行业的根深蒂固,也阻碍了大学生就业。长期以来,电力、石化、航空、通信和烟草等行业,都在行政权力的干扰下,处于高度垄断。尽管这些行业在国家政策规定上,民间资本可以自由进入,可是,这些领域民营企业无法实质性地进入,因为国家在这些行业设立诸多限制性门槛,一直属于国家资本垄断的禁区,而这些领域却是民间资本朝思暮想的领域。
显然,要想真正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凭类似“就业导师”等应急举措还是远远不足的,惟有采取釜底抽薪之策,才能解决大学生深层次就业难问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物流、设计等第三产业,尽可能为社会多提供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加大社会保障进程,缩小保障差距;此外,还要打破行政垄断,发挥民营资本的能量,来吸引大学生就业。